酒鋼集團東興嘉宇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的鋁材料。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劉健 攝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劉健
在西北戈壁之上,嘉峪關市因鋼而生、依鋼而興。鋼鐵工業不僅是這座城市的發展根基,更如同強勁脈搏,驅動著經濟持續向前。長期以來,嘉峪關始終將工業置于城市發展的核心戰略地位,堅持以“工業強市”發展方針不動搖,全力推動工業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2024年,嘉峪關交出亮眼答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6%,且連續22個月保持在9%以上的高位增長。進入2025年,發展勢頭依舊強勁——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持續為城市經濟注入澎湃動能。
4月27日,記者跟隨“強信心看發展”2025全省經濟宣傳集中采訪活動,走進這座被譽為“戈壁鋼城”的工業重鎮,對當地工業經濟發展進行了采訪。
強基筑項 提質增效
工業穩則經濟穩,工業興則產業興。立足自身資源稟賦與產業基礎,嘉峪關深入推進強工業行動,因地制宜培育新質生產力,加速新型工業化進程。通過統籌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前瞻布局,全力打造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
走進酒鋼集團東興嘉宇新材料有限公司,長達1.25公里的現代化車間內,機器轟鳴,一派繁忙景象。上游企業甘肅東興鋁業生產的電解鋁,在這里經過加工,搖身一變成為應用于新能源動力電池、3C數碼產品、食品藥品包裝等領域的高端鋁材。
誰能想到,幾年前嘉峪關的鋁產業還停留在初級電解鋁階段,幾乎沒有多少高端鋁材產品。東興嘉宇的成立徹底改變了這一局面。
“公司目前有60條鑄軋生產線、6條冷軋生產線及配套輔助設施,具備年產60萬噸鋁板帶材的能力,已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鑄軋生產線。”甘肅東興嘉宇新材料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王文斌介紹。
嘉峪關積極發揮鋁產業鏈主企業引領帶動作用,延鏈補鏈強鏈,堅定不移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促進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今年,隨著酒鋼鋁產業板塊“十四五”規劃的重點項目——東興嘉宇鋁合金板帶精深加工一期項目建成投產,企業高端鋁材生產能力再創新高。
“生產的鋁箔目前最薄的達到了0.05毫米,比頭發絲的直徑還薄。”王文斌說。
著力抓項目擴投資,做好引入增量文章。嘉峪關搶抓工業領域設備更新改造等政策機遇,從產業中培育項目、從政策中謀劃項目,加快實施了酒鋼煉軋廠工藝裝備提升、電解槽陰極全石墨化改造等項目,引進落地嘉唐鋁業氧化鋁生產項目,為全市工業經濟發展增添了新的動能。
今年一季度,全市簽約招商引資項目11項,簽約額20.06億元,到位資金29.22億元,同比增長71.6%。
嘉峪關索通公司內正在張貼的巨幅海報。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劉健 攝
盤活存量 煥新升級
走進嘉峪關索通公司,兩名工作人員正在將一幅巨大的海報張貼到廠區內的一處大型宣傳板上。海報上“向碳 向綠 向智 向新”的字樣格外醒目。
這八個大字,不僅標注著企業的發展方向,更體現了嘉峪關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堅定決心。
作為國內預焙陽極生產領域的龍頭企業,嘉峪關索通公司生產的預焙陽極以高密度、高強度、導電性能優、能耗低等特點著稱,年產量穩定在66萬噸左右,是東興鋁業預焙陽極的重要供應商,產品遠銷國內外市場。
“為推動鋁產業鏈綠色化升級,我們在2024年啟動實施了8號、10號煅燒爐節能改造項目。”公司煅燒車間主任王長鑫介紹道。2024年12月,項目建成后,效果顯著,實現了生產效率提升20%以上,年節約標煤約3000噸,減少碳排放超8000噸。
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近年來,嘉峪關索通公司以生產過程中的難點痛點為導向,啟動數智化建設。通過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有效減少了能源消耗、節約了生產成本;借助實時數據監測系統,大幅提升了設備運行效率,加速推動企業向現代化水平邁進。
不僅如此,依托現有的預焙陽極產業基礎,嘉峪關索通公司還搶抓新能源產業發展機遇,圍繞低碳智造,斥巨資引進國際先進的工藝技術和裝備,投資110億元建設嘉峪關索通低碳產業園。該產業園布局了負極材料、特碳、碳/碳復合材料、石墨化電極、石墨化陰極等多條生產線,其產品廣泛應用于動力電池、消費電子和儲能設備等熱門新興領域。
以嘉峪關索通為典型代表,過去幾年,嘉峪關持續加大對鋼鋁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力度。“十四五”以來,累計推進實施“三化”改造項目100余個,完成投資150億元,成功激活了存量經濟,實現了工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讓傳統產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嘉峪關1000兆瓦/2000兆瓦時電網側獨立儲能項目建設現場。
謀劃未來 拓展空間
來到嘉峪關1000兆瓦/2000兆瓦時電網側獨立儲能項目建設現場,記者看到,這個總投資10.9億元的項目,目前一期工程土建和設備安裝已完工,工人們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最后的收尾工作,預計6月底并網運行。
這一項目是嘉峪關市2023年重點招商引資成果,分兩期建設,每期儲能站規模達500兆瓦/1000兆瓦時,并配套建設330千伏變電站1座。它的建設,也是嘉峪關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的又一生動實踐。
依托河西走廊豐富得天獨厚的風光電資源優勢,嘉峪關積極構建“新能源+”產業生態,統籌發展光伏發電、儲能、新能源電池和綠色高載能等配套產業。同時,深入實施“強科技”“強工業”“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全力推進“多能互補”“源網荷儲”一體化綠色產業體系建設。
2024年,隨著寧晟獨立儲能電站、和利氫能新型能源裝備智能制造等一批重大協同配套項目相繼落地,嘉峪關成功打造了從光伏組件生產、儲能電池制造到光伏電站建設、綠色高載能產業發展的全鏈條產業閉環。
截至2024年,全市光伏發電建設規模達到293.4萬千瓦,戰略性新興產業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17.9%。
這些項目的落地實施,正如同強勁的引擎,推動著這座老工業城市煥發新生。從傳統工業的轉型升級,到新興產業的培育壯大,再到未來產業的前瞻布局,在構建具有嘉峪關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而有力的步伐。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m.5568108.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鋼鏈云(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