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粗鋼產量101908萬噸,同比持平;生鐵產量87101萬噸,同比增長0.7%;鋼材產量136268萬噸,同比增長5.2%。隨著產業的發展,各地政府紛紛將鋼鐵行業發展作為重中之重,不僅在政策層面進行深入研究,更在實際行動中加大力度,為該行業的發展創造了新機遇。Mysteel收集整理了各省政府工作報告中鋼鐵行業相關的內容,具體如下:
2023年鋼鐵行業發展亮點
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2家,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數量并列全國第一,企業工業設備上云率繼續保持全國第一,鋼鐵環保績效A級企業數量排在全國第一,河鋼氫冶金項目投產。加力提速工業經濟、數字經濟,雁陣形集群規模超過9.2萬億元。先進制造業加快提升。石化、鋼鐵等產業布局進一步優化,裕龍島煉化項目陸續中交,日鋼產能承接一期項目投產。傳統產業綠色轉型步伐加快,國內首套百萬噸級氫基豎爐項目在湛江寶鋼點火投產,同等規模鐵水產量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0萬噸以上,標志著鋼鐵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取得新突破。在產鋼鐵企業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全面關停4.3米焦爐,焦化行業先進產能占比達到96.6%。加快推進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等標志性工程,實施“雙百雙新”項目578個、“千企技改”項目1228個,新投產惠科電子北海產業新城一期、翅冀精品高效鋼材等一批投資百億元以上項目。12條重點產業鏈持續壯大,增加值占規上工業比重79.8%,現代中藥創新中心獲批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中芯國際大二期、中石化南港120萬噸乙烯、華為天津區域總部、特變電工智慧園等項目加快建設,聯想創新產業園、360科創園等項目竣工投產投用,榮程鋼鐵等3家企業獲評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支持平煤神馬、河南能源、鄭煤機等企業打造一流旗艦勁旅,推動豫信電科發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組建河南鋼鐵集團。實施“三化”改造項目300個,酒鋼集團煉鋼焦爐、金川集團銅陽極泥、白銀集團白銀爐等重點項目完成改造。
2024年鋼鐵行業目標任務
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支持鋼鐵、石化、食品等產業設備更新、工藝升級,加快鋼鐵行業產品向材料級方向轉型,打造世界一流鐵基新材料集群。鼓勵鋼鐵、裝備制造等企業“走出去”,力促長城汽車巴西工廠建成投產。鞏固外貿外資基本盤。深化重點行業企業環??冃揂,完善鋼鐵行業碳排放“雙控”措施。加快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創建省級及以上綠色工廠100家。圍繞冶金、化工、輕工、建材、機械、紡織服裝等重點產業,“一業一策”改造提升,實施投資500萬元以上技改項目1.2萬個左右。推進山鋼寶武日照精品鋼基地二期,開工永鋒鋼焦項目。完善廢鋼鐵、廢銅鋁、廢舊動力電池等循環利用政策體系。抓好碳排放雙控先行探索,深化近零碳創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支持煙臺建設丁字灣國際綠色低碳開放合作區。支持東營打造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全產業鏈示范基地。推動鋼鐵、石化、有色、建材、造紙等行業綠色化改造,創建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堅持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集群化發展,推動電解鋁產能整合,鋼鐵先進工藝裝備占比、焦爐煤氣化產加工利用率均達到60%以上。推進鋼鐵、有色、焦化等重點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完成水泥熟料企業超低排放改造,新創建30個國家級綠色工廠,支持創建國家級綠色園區。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施科技“尖鋒”行動攻關項目100項以上。持續推進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柳鋼“四個百萬噸”、玉柴規模倍增、鋁全產業鏈價值提升等重點工程。多措并舉改善空氣質量,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推動第三條入津特高壓通道開工,提高凈外受電比例,支持企業綠色化技術改造,實施重點地區鋼鐵產業整體提升改造,持續精準打擊各類損害環境違法行為。加速鋼鐵、化工等傳統產業基地轉型升級,推動北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碳谷綠灣產業園等特色園區發展,培育集聚一批龍頭企業、鏈主企業。開展重污染天氣防控、柴油貨車污染治理等空氣清潔行動,推進鋼鐵、水泥、焦化等重點行業及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