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底,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侵襲之下,蘋果、微軟等數字科技公司的股價再創新高,市值突破 2.5 萬億美元,直逼 3 萬億美元。時至今日,全球前十大上市公司中的 9 家都和數字技術密切相關,而且市值屢創新高。是什么推動這些數字科技公司的股價在過去 20 年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火車頭?是什么使這些公司在過去兩年全球經濟非常困難的情況下仍然保持高速增長?這是由于在技術變化周期與數字經濟的浪潮中,數字化是企業轉型升級的必然方向。
所有的企業都渴望基業長青,但企業的生死存亡卻充滿了不確定性。時代會拋棄一切落伍者,只有能看清時代大勢,把握時代機遇,應時而動、順勢而為的企業,才不會成為時代的棄兒。在當下這個時代里,從數學到數據科學的演進徹底顛覆了人類認識世界的方式,基于云原生的技術范式顛覆帶來了一場新的“集裝箱革命”,無處不在的顛覆打破了世界原來的技術邏輯、經濟邏輯和商業邏輯,數字化帶來的新思維、新技術、新模式使人類社會的技術體系、組織架構、商業模式、產業形態被重構。對企業來說,數字化轉型已經不是“要不要”,而是唯一的出路。
數字化轉型目標是累積數據資產 數字化轉型的四條可行路徑
01 資產數字化
我們常說未來已來,但現實是,現在有很多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是“過去未去,未來已來”,它們受到了兩面夾擊:既有很多傳統的甚至有些過時的業務,又不得不接受新技術、新事物的沖擊,因此,迫切地希望通過數字化轉型來破局,使企業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獲得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增長能力。但要實現企業數字化轉型,關鍵在于資產數字化。
資產數字化并沒有使資產價值的原有實現形式發生變化,它的存在依賴于物理世界的既有資產。將實體企業基于真實交易產生的各類資產映射到虛擬世界之后,信用關系的存在形式發生了轉變,但資產的內在價值和使用價值仍然保持不變。而因為實現了實體資產與數字化資產的一對一錨定,數字化資產在虛擬世界流通時也具備在線下流通時的各種屬性,比如流轉、權屬等,因此,價值交換過程得到了改善,交易更加便利。
通過資產數字化,資產管理也變得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精益化。資產數字化后,資產管理的各個環節被打通,管理者可以實時掌握資產動態信息,實現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精細化經營,資產運用、監管的安全性、針對性、及時性和有效性都得到了大幅提高,企業在存量時代中可以擁有更大的競爭優勢。
金融行業的資產數字化走在前列,這是因為金融行業和數據密切相關,數據量極大,而且數據質量非常高。金融的本質是服務實體經濟,當前普惠金融的重點之一是疫情下的中小微企業能否借助金融資本渡過難關。在這個過程中,數字技術可以發揮重要作用,比如通過數據方式,構建資產可視化、信用評級,幫助中小微企業更便捷地獲得銀行資金幫扶。
02
這種基于數字化的企業外部組織方式帶來了產業數聯的協同效應,使企業與外部各個共生伙伴的合作方式從原來的線性、樹狀的平面結構轉化為網狀的立體結構,共享和互動變成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由此催生了產業鏈的重構與價值提升。
企業需要整合內外部的更多資源,更好地應對快速變化的前端業務,以更快的速度響應市場需求,更高效地與產業鏈上下游進行協同,這些都對企業自身的數據治理、數據應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中臺恰好能滿足這些需求。
中臺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平臺,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中樞,是對海量數據進行采集、存儲、計算、加工與融合的產物,是把業務生產資料轉變為數據生產力,同時數據生產力反哺業務,不斷迭代循環的閉環過程。可以說,中臺不僅是從業務驅動轉向數據驅動的必然結果,更是數字化時代對企業的組織重構、流程再造與技術升級。它突破了傳統公司管理邊界的認知,通過一個生態協同系統,極大地提升企業發展的速度。
03
產業數聯的基礎,是產業鏈上下游各個企業對自身的各個業務環節進行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我們可以稱之為“決策數智化”。資產數字化為決策數智化提供了現實土壤和前提條件,因此,決策數智化是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的一種必然。
實現決策數智化的企業,可以在大數據處理、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的基礎上,通過挖掘大量內部和外部數據中所蘊含的信息以及對企業整體情況的分析,發現業務規律,預測市場需求,改善工作流程,做出更好的決策,制定更加行之有效的戰略,支撐企業的數字化營銷、品牌建設、產品創新、智能制造、銷售和分銷以及渠道管理,創造端到端商業價值,從而實現持續增長、高效運營。
決策數智化最重要的兩個關鍵元素是“數”和“智”。簡單來說,數智化就是“數”和“智”的結合。“數”就是數字化,從消費端到供給端的全域、全場景、全鏈路的數字化,如品牌、商品、銷售、營銷、渠道、制造、服務、金融、物流供應鏈、組織、信息技術等商業要素。“智”就是智能化,是基于數字化的閉環,完成由經驗決策向機器決策的演進,從而實現對市場需求變化的精準響應、實時優化和智能決策。過往的企業決策,管理者往往依賴經驗,或是依靠低效率的信息收集方式,如問卷調研、來自渠道商的信息匯總等。而今天的智能化決策,則是數據支撐下的高效決策乃至于自動化決策。
04 企業無邊界
產業數聯和決策數智化,是未來數字化企業必須擁有的“雙螺旋”,是新商業的 DNA。而它們對企業的改變也是根本性的——它們將引領企業走向無邊界化。
在數字時代,傳統經濟學家們所認為的企業邊界理論已經失去了其生存的土壤。在企業外部,通過產業數聯,產業鏈的數據被打通,上下游企業間的邊界變得越來越模糊。在企業內部,通過決策數智化,非常規、不確定性的決策可以通過構建知識圖譜實現智能決策,因此,員工人數、營收規模不再成為企業的邊界定義。當企業組織實現“無邊界”后,其自身價值將實現極大倍數的放大。因為企業組織已經向無邊界化發展了,它的價值也無法以單一標準來衡量。
具體來看,企業的無邊界化體現在哪里?一是資源無邊界,二是行業無邊界,三是產品無邊界,四是客戶無邊界,五是組織無邊界。伴隨著企業的無邊界化,企業對內部的組織管理也呈現出無邊界化的特點。這種無邊界管理能將公司各個職能部門之間的障礙消除,便于部門之間的溝通合作;能推倒公司外部的圍墻,使供應商和用戶成為一個單一過程的組成部分;把團隊的位置放在個人的前面,倡導群策群力的“團隊精神”等。
在神州數碼集團內部,敏捷小組就是企業無邊界的典型場景。通過打造出一個個橫跨不同部門的敏捷小組,神州數碼內部不但打通了不同部門間的煙囪式管理隔閡,并且為員工帶來了更為廣闊的思維視角,提高對自我的認知,從而擁有了更好的系統思維。
放大到產業生態來看,我們通過大數據畫像和綜合評分系統,和 3 萬余家合作伙伴中有意愿深度合作、有實力、有潛力的伙伴,共同組建了數字中國服務聯盟。自 2020 年 11 月發起成立以來,數字中國服務聯盟聚焦業務升級,不斷打破聯盟成員間的組織邊界,實現了解決方案共享、技術應用共研、新業務模式拓展,探索出了一條切實可落地的數字生態之路,推動了聯盟成員企業的協同發展。
對于非數字原生企業而言,資產數字化、產業數聯、決策數智化和企業無邊界四條路徑為企業累積數據資產提供了可行方案。然而,數據資產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需要企業持續迭代且自我顛覆。
對于自身的數據資產,經營數據是企業最為熟悉的部分,這些經營數據一般包含兩大方面:一方面,經營數據包含來自財物單據等 Excel 里抽取的業務數據;另一方面,經營數據也包含來自 IT 系統的系統數據。在此基礎上,神州數碼還將市場數據、納稅數據、社保數據等所有相關性數據納入統計,使得經營數據更全面、更開放,最終累積形成能夠覆蓋方方面面的規模龐大的數據湖,并且通過數據質量管理搭建形成真正的核心數據資產。
借由數據資產的價值傳遞,企業就有可能在數據統一、規范的基礎上,對業務和資產進行數字化的呈現,形成不同類型的業務沙盤、資產看板及不同角色的經營看板,支撐管理決策。同時,通過對業務邏輯、數據相關性的分析建模,企業未來還能在打造敏捷支撐業務創新能力的過程中,從數據中挖掘新的業務,最終走向數字業務化。
數云融合,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技術范式
前面談到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四個可行路徑,其實無論哪一種路徑,企業在每個技術層面都發生著巨大的技術變革。
然而,傳統的技術范式無法支撐企業的商業模式創新與業務發展,所有企業,無論是行業巨擘,還是中小微企業,都面臨一個未知的挑戰——新的技術范式是什么?怎樣變革?基于云原生的技術范式很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以云原生為核心的技術范式也在數字化時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從技術范式顛覆的視角來看,以數據為核心、價值為驅動的“數云融合”,成為數字經濟新的特征,兩者融合產生共振效益,形成指數級增長飛輪,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最大化的價值。
數云融合的未來范式涵蓋從底層架構(IaaS)、能力中樞(PaaS)、產品服務(PDaaS)到上層場景融合與場景運營(SaaS)的數字化框架與專項領域研發創新,在架構層將圍繞容器、WASM、K8S等技術的云原生基礎架構帶來行業的技術創新與孵化,在平臺層致力于打造基于數據資產和數據治理的一系列數據資產管理平臺,在應用層以應用發布為突破,進一步形成基于低代碼開發、自動運維等的數字化轉型技術引擎,幫助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構建敏捷的IT能力和數據驅動的價值模型,最終實現“業務的數字化,數字的業務化”的循環和價值再造。
當社會上的大多數企業完成了數字化轉型后,我們才能說數字化社會真正來臨。整體來看,數字化轉型的目標是累積數據資產,通過四條可行路徑,結合數云融合的關鍵舉措,進而實現組織的自動化決策、社交化溝通、移動化和物聯網化的數據采集,形成基于獨特能力的更開放和共生的無邊界組織,最終帶來企業的價值重構。
未來已來。從消費過程的移動支付到數字貨幣,從制造過程的價值傳遞到價值共享,從傳統的空間認知和城市探索到今天基于數字空間的智慧城市,從層級化的官僚體系到基于數據和云平臺的共建共治共享新發展理念……人類不斷突破認知邊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創造更輝煌的文明。對中國企業而言,“數云融合”帶來了全新動力。在云原生技術范式的形成過程中,中國企業與世界同步,或許,這是中國企業在全球范圍內實現從跟跑、并跑到領跑逆轉的一個契機。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m.5568108.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鋼鏈云(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