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國鋼鐵產業正處于結構轉型的關鍵期,提質增效降本壓力持續增大,鋼鐵產業企業面臨機遇也面臨新的挑戰。中國鋼鐵產業供應鏈如何面對變革升級、新質生產力建設和如何規避風險是行業關注的共同話題。
在此背景下,3月29日至30日,第十六屆中國鋼鐵高峰論壇在河南鄭州舉行。論壇得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鄭州市人民政府的支持,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鄭州市金水區人民政府、河南中鋼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主辦。
鋼鐵行業存在“三高三低”特征
“近年來,鋼鐵行業呈現出‘高產量、高成本、高庫存、低需求、低價格、低效益’的‘三高三低’特征。”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副會長兼秘書長姜維說,造成這一特征的原因是供給端產量彈性釋放過大,對上游原料端價格產生支撐,對鋼材價格產生抑制,亟須行業內統一思想,降低生產強度,杜絕惡性競爭,確保鋼廠庫存盡快回歸往年正常水平。
目前中國鋼鐵行業運行情況有四大特點。一是中國鋼產量連續4年保持在10億噸以上,表觀消費首次連續三年下降,且首次跌破前期高點。“中國的工業化進程還沒完成,鋼鐵工業規模化發展還需要一定長的時期。”姜維說。
二是產能明顯增加,產量釋放過快,企業庫存創同期新高。從中鋼協統計的3月上旬數據看,重點統計鋼鐵企業鋼材庫存量1952萬噸,環比增加150萬噸,增長8.4%;比去年同期增加182萬噸,增長10.3%,處于歷史高位。姜維表示,企業庫存水平與銷售利潤率存在明顯正相關,庫存越高,銷售利潤率越低。當前企業庫存處于歷史同期最高位,盡快降庫存是當前行業保效益的首要任務。
三是產品結構調整明顯加速。隨著房地產等行業發展情況的變化,相關產品的產量也在變化。姜維表示,總體來看,房地產仍沒有明顯的觸底復蘇上升態勢,制造業用鋼、大規模設備更新、消費品升級,將產生一定量的高端鋼材新增需求,建筑用鋼企業一定要調整產品結構。
四是鋼材價格下跌明顯,燃料價格高位,企業效益大幅下滑,部分企業現金流緊張。據Wind統計,18家普鋼上市公司中,2023年業績預虧的有12家,占比超過六成;凈利潤同比出現下滑的有9家。截至2024年2月末,中國網材價格指數(CSP)為11192點,比1月末下降0.67%,比年初下降0.87%,同比下降5.34%。2月份CSP平均值為1216,同比下降40%。
“2024年春節后,螺紋鋼價格就開始下跌,3月份開始加速下跌,隨后,進口鐵礦價格也開始下跌。”姜維說。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院原院長賈康表示,近年以來全球鋼鐵產量持續增長,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國,其產量占據“半壁江山”,但也面臨需求波動的挑戰,尤其是在全球經濟形勢不穩定和貿易摩擦背景下,鋼鐵價格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
河南省政府參事、省工信廳原廳長李濤表示,今年開年以來,部分鋼鐵企業陸續出現減產,甚至停產檢修。鋼材需求的平臺期能否再長一些,今年是一個關鍵節點。如果平臺期能夠繼續延續,可以為企業提供更長的緩沖期值得慶幸,但是企業仍然要早做打算,時刻準備應對鋼材需求下跌帶來的影響。
就中國鋼鐵行業來說,生產企業當前要抓好的要害就是庫存問題。李濤認為,在市場瞬息萬變的情況下,特別是當前價格下降比較多的這樣一種狀態下,企業不能把貨砸在手里。“只要不砸手里,你就是勝者,其實并不復雜。”另一方面,在他看來,即便未來鋼鐵需求下降,企業可以減量但絕對不能減質。“我們可以由數量大國轉變成質量強國,只要質量不衰退,產量減少不可怕。”李濤說,打造鋼鐵強國要抓好出口,中國鋼鐵要走向國際化,其中包括原料國際化、產品國際化和產能國際化。中國鋼鐵行業應加快全球產業布局,在提升產品質量的同時,進一步擴大“朋友圈”。
鋼企:要善用期貨工具避險
“無論是貿易企業還是倉儲、物流、加工、配送企業,一定要把風險防控當作企業的頭等大事、生死存亡的大事抓緊、抓牢、抓細、抓實,不留空間,不留縫隙,不留情面,不留缺憾,寧可錯過,不可做錯。否則,輕則會損失慘重,重則會一敗涂地。”中國金屬材料流通協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陳雷鳴在會議上特別強調了企業避險的重要性。
會上,陳雷鳴詳細介紹了企業如何利用期貨與衍生工具規避市場風險。他說,企業可以結合使用期貨、期權等多種衍生工具來降低價格波動的影響。建立套期保值策略,對沖現貨市場風險,實現穩定經營。包括制定明確的套保目的、內部控制制度、資金管理規則、業務流程和審批機制、風險管理措施。基于市場研究做出決策,在決定是否進行套期保值時,企業需要進行市場研究和壓力測試,以識別和量化風險,進而做出是否進行保值的決策。
他表示,要監控基差變化。基差是現貨與期貨價格之間的關系,通過監控基差的變化,企業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場動態,從而做出更有效的套期保值決策。也可直接參與期貨市場交易對沖現貨市場中的價格風險,通過在期貨市場上進行相反方向的交易,鎖定未來某個時間點的商品價格,減少價格波動帶來的不確定性。
與會企業貿易商也告訴記者,今年鋼材需求延后以及原材料價格的下調導致成材價格下跌,作為鋼鐵產業鏈應該合理利用期貨工具來規避風險。
“從大方向上來說,2024年產能結構、需求結構的轉化依然是很明顯的趨勢,無論是供應還是需求都會延續比較明顯的分化現象,工業材供需都會優于建筑材。供應端通過利潤進行調節,但是低利潤格局下可能波動性也不會像去年那么大,所以需求行業和出口的表現就會顯得愈發重要。鋼鐵產業矛盾的核心其實將會集中在供應對需求適配差異的變化,企業要利用期貨工具來管控庫存風險等。”海通期貨投資咨詢部黑色組組長邱怡宏在29日的分論壇上說。
未來:數實融合是新質生產力必然選擇
陳雷鳴表示,未來鋼鐵行業將呈現出供需平衡、結構合理、需求重振、供應鏈高效協同、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模式根本性變革、綠色發展、價值重構、國際空間逐步拓寬、礦石話語權大幅提高的“十大新生態”。
“隨著環保政策不斷加強,鋼鐵行業面臨減排和綠色生產的壓力,企業必須加大環保投入,推廣清潔生產技術,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在信息革命時代日新月異的新技術革命數字經濟發展大潮中,鋼鐵業的‘數實融合’是打造新質生產力的必然選擇。”賈康在會議上說。
姜維認為,未來要著重解決控產能擴張、促產業集中、保資源安全的三大行業痛點。同時,他建議,在鋼鐵行業下行的背景下,企業更要堅持“三定三不要”原則:以銷定產,不要把現金變成庫存;以效定產,不要產生經營性“失血”;以現定銷,不要把現金變成應收款,堅決不能產生破窗效應。鋼鐵企業要團結起來,更多地參與和使用鋼鐵行業EPD平臺、中國低碳排放鋼標準,積極應對CBAM及低碳貿易壁壘。
“新質生產力是符合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需求的生產力,鋼鐵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對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發揮重要作用,目前,鋼鐵市場供需關系將迎來新的調整。”中鋼網董事長姚紅超說。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m.5568108.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鋼鏈云(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