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華菱鋼鐵發布了重組事項,重組標的主要是財富證券、湖南信托、吉祥人壽等金融資產。
今年以來,伴隨著國企改革的進一步深入,上市公司頻頻公告注入金融資產,這一過程中信托也成為重要標的之一,這一現象被業內解讀為信托曲線上市。
截至目前,已經有江蘇信托、五礦信托等5家信托公司曲線上市。不過多位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這類重組項目中,信托公司主要是被動服從股東的資本運作,服從全局的考慮。
注入資產能否成功尚需觀察。此前*ST韶鋼曾有意注入寶鋼旗下金融資產,最后因審批難、稅費高等原因而終止。“對于信托公司而言,短期來講主要是把業務狀況暴露得很明顯,但如果資產重組成功,可能會有很多潛在的好處,比如新的業務合作機會、資源支持以及更加便利的融資條件等。”華融信托研究員袁吉偉稱。
購買湖南信托96%股權
7月18日,華菱鋼鐵公告了重大資產重組預案,交易完成后華菱鋼鐵將從一個從事黑色和有色金屬產品生產與銷售的公司,變身為一家從事信托、證券、保險等金融業務及節能發電業務的雙主業綜合性公司。
本次資產交易主要分為資產置換和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兩部分。其中擬置入資產為:華菱集團持有的華菱節能100%股權、財富證券18.92%股權;迪策投資持有的財富證券14.42%股權。置出資產為華菱鋼鐵持有的除湘潭節能100%股權外的全部資產及負債。
發行股份購買的資產包括:向財信金控購買財信投資100%股權(包括財信投資持有的財富證券62.89%股權、湖南信托96.00%股權、吉祥人壽29.19%股權),向深圳潤澤購買其持有的財富證券3.77% 股權。
經此交易,華菱鋼鐵將持有財富證券100%股權、湖南信托96%股權、吉祥人壽29.19%股權、湘潭節能100%股權、華菱節能100%股權。
其中湖南信托涉及到金額超過1000萬元的未決訴訟共11起,湖南信托均為原告。其中涉及金額最大的為淮南志高項目,金額3億元左右,目前已處于強制執行階段。
公告提醒,湖南信托2014年、2015年、2016年1-4月份凈利潤分別為5.73億元、4.12億元和0.91億元。受宏觀經濟及行業形勢影響,湖南信托2016年業績可能出現下滑。
據悉,本次交易目的在于優化國有資產資源配置,實現國有企業做優做強做大;同時改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華菱鋼鐵2013-2015年凈利潤分別為:1.47億元、1.47億元、-4.02億元,2016年一季度凈利潤為-1.16億元。
“鋼鐵企業作為過剩產能,一時半會緩過來比較難,而作為上市公司一直虧損有可能被ST,即便不是ST可能也沒有什么融資功能。”業內人士分析稱,所以得轉向利潤率較高的行業,可能最后就找到了金融資產。
5家信托資產注入待審批
作為金融資產一部分被注入上市公司的除了湖南信托外,還有浙金信托、江蘇信托、五礦信托、昆侖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
“一般來說這種大型重組都是集團,甚至是國資委決定的事情,而不是說信托公司說要上市就行。”一位接近重組的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這一頗具被動性質的重組行為,被部分業內人士稱為信托“曲線上市”。不過目前來看,這一路線實施起來似乎并不容易。一方面是*ST韶鋼因審批難、稅費高等原因終止了寶鋼旗下金融資產注入;另一方面,涉及浙金信托、江蘇信托等相關重組事項無一例外均收到問詢函,尤其對業績變化、風險狀況、未決訴訟事項進行關注。
“發問詢函是正常的。”前述接近重組人士稱,因為工業企業與金融企業在盈利方式、經營手段各方面都存在一些區別,所以必須要問詢清楚才能開始進入受理流程。
袁吉偉也表示,監管部門對于資產重組看得比較謹慎,另外信托公司存量風險的處置、化解,是目前較為現實的兩個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今年披露的5家信托公司“曲線上市”案例均無結論,但信托資產注入上市公司早有成功先例。
“不是說不出結果,而是按照辦理程序來沒那么快,哪怕從1月1號開始辦,估計也得到9、10月份才有結果。”前述接近重組人士稱。以中航投資注入S*ST北亞為例,從2011年2月公告到2012年5月重組完成,歷時約15個月。(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記者 張奇 北京報道)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m.5568108.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鋼鏈云(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