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正處在一個十字路口,在本周的法蘭克福車展上,這一點將得到前所未有的證明。
汽車使德國成為全球制造業強國,但污染問題,尤其是大眾汽車2015年的柴油車排放作弊丑聞,加劇了人們對污染的擔憂,玷污了“德國制造”的聲譽。
最近,貿易困境和經濟放緩進一步打擊了需求,其結果是德國的汽車產量下降到了至少自201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券商Sanford C.Bernstein駐倫敦分析師Max Warburton說:“多年來,投資者一直對該行業的前景感到擔憂,需要擔心的事情似乎并沒有減少,人們普遍認為情況將變得更糟。”
隨著內燃機時代的結束,加上購車者對數據連接的興趣超過對馬力的追逐,這些都威脅著德國在全球汽車行業的領先地位。
麻煩的跡象比比皆是。除了今年多次發出盈利警告外,奔馳的母公司戴姆勒(Daimler AG)推遲了一項擴大匈牙利工廠產能的計劃,零部件巨頭大陸集團已開始談判裁員,汽車供應商艾森曼(Eisenmann)已申請破產。
德國經濟正徘徊在衰退的邊緣,而汽車工業對經濟健康至關重要。大眾、戴姆勒與寶馬等汽車制造商,以及博世和大陸集團等零部件供應商在這個國家雇傭著大約83萬人,并支持著機械制造、廣告和清潔服務等眾多行業。由于在多個歐洲國家設有工廠,該行業的重要性還輻射到了整個歐洲。
隨著歐盟明年開始收緊排放法規,越來越多的人擔心,德國工業領域的企業沒有能力應對氣候變化和越來越高的數字化水平所導致的技術轉型。今年6月,德國最大工業工會IG Metall組織了一場示威活動,有5萬多人聚集在柏林,提醒人們注意所謂的“轉型”帶來的大規模裁員風險。
該工會主席霍夫曼(Joerg Hofmann)表示:“太多企業采取了鴕鳥政策,躺在過去的成就上。如果企業繼續表現得如此被動,他們是在在玩輪盤賭,拿工人的未來做賭注。“
德國汽車工業應對風險努力將在法蘭克福車展上展現,而對于像大眾ID3這樣的車型來說,風險不可能更高了。這款電池驅動的掀背車是這家汽車巨頭在大力推進電動汽車方面的第一次努力,將在德國首屈一指的車展上亮相。
盡管受到環保人士的懷疑,但汽車制造商們得到的信息是,他們正面臨成敗時刻。該行業正花費數十億歐元開發更清潔的車輛,并應對優步(31.86, -0.65, -2.00%)(Uber)等共享服務的出現,后者的市值已經趕上了汽車的發明者戴姆勒。
寶馬汽車的勞工事務主管Manfred Schoch上周在柏林一次活動上表示: “我堅信汽車制造商會適應這種情況。 那些不能適應的將被淘汰。 ”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m.5568108.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鋼鏈云(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