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西班牙《經濟學家報》網站6月16日報道,中東局勢再度陷入混亂。以色列與伊朗之間針鋒相對的襲擊已導致油價強勁上漲,全球不確定性加劇。盡管原油價格有所回落,歐盟仍密切關注波斯灣局勢。隨著歐洲央行可能暫緩調整利率,歐元區經濟進入新階段。通脹看似受控,支出增加帶來增長希望。然而,中東局勢可能徹底顛覆這一局面,尤其是能源領域的變化,將對歐洲經濟基礎產生根本性影響。以下是專家對各方面的分析:
石油風險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喬治·薩拉韋洛斯指出,在最負面情境下,若伊朗石油供應完全中斷且霍爾木茲海峽關閉,油價可能突破每桶120美元;在較溫和情境(伊朗石油出口減少50%,且無更廣泛中斷)下,油價漲幅受限,因為市場已消化該預期。
此次中東沖突對油價沖擊有限,原因在于沙特雖未公開表態,但親美疏伊,其每日200萬至300萬桶的閑置產能可緩沖供應沖擊,使油價保持相對平穩。瑞士寶盛集團的諾貝特·呂克爾強調,市場韌性較強,庫存和可用產能充足,中東以外地區出口增長。這次沖突將遵循通常的模式,價格會暫時上漲,然后回落到之前的水平。
德意志銀行專家則表示,只有令全球宏觀經濟變量發生根本性轉變的事件,如最負面石油情境成真,才會觸發重大通脹沖擊,削弱石油進口國的經濟增長。
天然氣供應
油價上漲似乎已成現實,但歐洲天然氣價格并未呈現類似趨勢。以伊沖突對歐洲基準荷蘭所有權轉讓中心(TTF)氣價影響有限。沖突爆發后,該價格僅從36歐元/兆瓦時微漲至38歐元/兆瓦時。
作為全球第三大天然氣生產國,伊朗的動向影響全球市場,而依賴國際供應的歐洲也會被波及。不過,荷蘭國際集團指出,僅在霍爾木茲海峽關閉這一最壞情境下,歐洲氣價才會暴漲。如果伊朗采取這一激進手段,將切斷向歐洲供應天然氣的卡塔爾(占全球液化天然氣市場的20%)的輸送渠道,引發國際市場供應缺口和價格上漲。除非發生這種情況,否則市場基本平衡,但任何供應驟降仍會導致短缺。
通脹復燃
盡管天然氣構成的挑戰小于石油,但專家預計,如果沖突持續且沒有降級,通脹將抬頭。根據歐洲央行模型,若經霍爾木茲海峽的油氣運輸受阻,消費價格指數(CPI)漲幅或達1.2個百分點。同時,美國物價也將全面上漲。高物價與低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組合對消費者不利。阿波羅公司指出,油價每持續上漲10美元,美國通脹率將上升0.4個百分點,GDP將下降0.4%。
經濟沖擊
目前,中東局勢對歐洲GDP影響有限。歐洲央行報告顯示,能源價格如果上漲20%,可能使2026年及2027年增長率各降0.1個百分點。其背后的邏輯是,中期沖突和高能源成本將削弱消費者信心。不確定性與能源因素結合,會為歐元區前景增添滯脹成分。歐洲政策中心認為,這可能影響歐洲央行政策路徑,若局勢長期持續并最終影響能源價格,該央行將被迫重啟加息進程,進一步打擊歐洲經濟。
緩解信號:美元跌勢暫停
此前,歐元走強引發對歐洲出口的疑慮,但中東事件后,美元頹勢暫停。凱投國際宏觀經濟咨詢公司指出,在以色列攻擊伊朗后,美國收復當周早些時候的部分失地。盡管美元仍接近三年多低位,但其避險屬性猶存。美元與石油關聯性逐年增強。
若沖突持續或惡化,由于美國是能源凈出口國,油價上漲將提振美元。荷蘭國際集團也認為,若緊張局勢升級且油價持續上漲,美元有更大上漲空間,但美元部分避險地位已喪失,結構性看跌傾向持續。
歐洲債券市場趨穩
中東危機為歐洲固收提供支撐,投資者涌入德、法、意等國債券避險,推動該地區主要債券收益率下跌。荷蘭國際集團強調,德債的收益率超越互換利率,重新確認自身避險地位。但該集團仍預期債市反應溫和,因為經濟問題和對歐盟支出的擔憂最終可能削弱債券前景。
網上經營許可證號:京ICP備18006193號-1
copyright?2005-2022 m.5568108.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鋼鏈云(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服務熱線:010-59231580